党群工作
支部建设
党群活动
德育园地
学生天地
学员风采
平安校园
志愿服务
家校联系

《活着》读后感

发布时间:2018-12-03 发布人:北洋学校

18设一  蒋梦文

很佩服余华的文笔,他写的作品多是揭露人世间生活的苦难,对于他的作品最初的印象就是真实,他的作品如《兄弟》、《许三观卖血记》都是真实无华的,这或许是因为他出生于医生之家,见多了人世间的挫折苦难吧?

对于《活着》一书,看完之后感受很多,全书之中没有一处煽情的地方,在主人公福贵身上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沉重的悲剧,《活着》是一部残忍的著作,看完《活着》心中总是感觉有一股气难以释放。《活着》的剧情简单明了,全书中的一切都是在围绕“活着”两字所写。

福贵原本是一个富家子弟,年少时期作风极为放荡,然而在一天他因为赌博而输掉了家产,从此悲剧人生便开始了。

先是自己的老父亲去世,而妻子又被丈人借走,只能与女儿,母亲一起生活,几月后妻子回来,还带回来了自己的儿子,原本的大宅院也换成了茅草屋。

之后在给自己生病的母亲买药的途中又被国民党部队抓去当壮丁,一走就是一年多,在部队之中认识到了战友老全,春生,老全在战斗中牺牲,而春生也失踪了。

回到家后,儿子在一次市长夫人大出血时,血型刚好与市长夫人匹配上,在没有良心的医生手下抽血抽死,我想那天的天空一定是阴沉的,天黑时,福贵痛苦地把儿子有庆埋在了村西头,他害怕自己那得了软骨病的妻子家珍知道,因为他爱着妻子,最后妻子还是知道了,哭的十分痛心,而那位市长竟然是春生,春生是在战争之后当上的市长,他参加了共产党,可怜的是他在文革之中丧命了,他的一生也是悲惨的,也是痛苦的,当上市长没有享几年福就遭遇了不幸。

女儿在几年后嫁给了一个偏头当搬运工的男人万二喜,在娶他女儿时据说是村里最气派的,女儿在年少时一次发高烧成了聋哑人,娶了没多久女儿凤霞便怀有了身孕,记得在冬天凤霞因为生孩子是难产去世了,只留下了孩子在世上活着,家珍在得知凤霞死后,给孩子取名苦根三个月后便也离世了,自此福贵便只能与女婿二喜和苦根相依为命。

然而在苦根四岁那年,二喜因为在搬运水泥板的过程中惨死,自此苦根便跟着福贵回到了乡下,过来几年,包产到户,福贵便不能再闲着,他开始拼命干活,苦根在一次干活中发烧,福贵把他带到家特意给他煮了锅豆子,等福贵干完了活回来,苦根已躺在床上一动不动,口中还有未吃完的豆子,苦根是被胀死的,他死了福贵的心中一定充满了自责,亲人虽然已死但生活还需继续,苦根死后福贵拿钱买了一头待宰的老牛,那以后老牛便成为了他的亲人,取名为“福贵”。

夕阳之下,一位老人一头老牛相依而行,影子被拉长......

全书之中,福贵经历自然灾害、文化大革命、建国、战争,而自身、妻子、孙子、儿子、女儿、女婿也因为各种原因死去,然而自己确活着,全书,没有给予一点活着的希望,而福贵确可以坚强的活着,无论多大的困难都没有磨灭福贵生的希望。

福贵的一生充满了苦难,时间以民国时期一直到改革开放,作者余华以犀利的文笔将所有不幸夹杂在了福贵的生活之中,可以说福贵的一生就是一部从民国到新中国的发展史。

《活着》一书写出了底层的小人物在社会历史这样的大洪流之下,痛苦挣扎的故事。主人公福贵即使在家人全部离世的情况之下还是在努力的活着,这,也许就是生活吧?

我们所有人都在生活之中挣扎,我们不是英雄,只是生活在社会的小人物,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一场由喜剧组成的悲剧,即使如此我们还是要活着。听说过一句话,“生活不在于出拳有多恨,而在于是否能够顶受压力负重前行。”

这,或许是对生活最好的解释。